法務研究
專注企業法律風險防范,保障企業合法規范運營
您的位置:廣州企業法律顧問律師網 > 法務研究 > 化妝品
化妝品進出口企業如何規避防范化妝品進出口法律風險
來源:原創 作者:朱明利 時間:2019-11-15
根據海關統計,我國化妝品進出口逐年增長,反映出中國消費者對國外品牌化妝品的巨大需求,化妝品進口企業具有廣闊的市場空間,化妝品出口企業開拓海外市場的能力越來越強。在研究化妝品進出口買賣合同糾紛案件中,廣州化妝品法律顧問律師團隊發現很多國內企業對化妝品進出口貿易中的風險預估不足,對外匯、運輸、結算等知識缺乏了解,合同意識、證據意識等較為淡薄,導致企業在開展進出口業務時出現諸多風險。
化妝品企業在處理進出口時,法律風險主要有合同不規范法律風險、關稅繳納風險、知識產權法律風險、價格申報風險、商品歸類風險、原產地申報風險、標識不明的法律風險等,這些風險可能是一般行政糾紛,將面臨行政處罰的,也有可能會觸犯刑法,上升到刑事法律風險。廣州化妝品法律顧問律師團隊結合曾經辦理過的案件,就企業在化妝品進出口過程中如何應對規避防范化妝品進出口法律風險進行如下總結,希望能夠幫助化妝品進出口企業及時、有效的防范法律風險。

(一)簽訂完善的進出口合同,約定有利的合同條件?;瘖y品進出口企業在簽訂合同時,應當提高風險意識,正確識別和選擇合同主體,以避免不必要的損失。合同中應包括雙方名稱、地址、簽約人、簽約時間和地點;銷售的貨物;合同價格;交貨條件;交貨時間;貨物檢驗;所有權保留;付款條件;交貨單據;解約日期;延遲交貨責任;交貨不符責任;買方收取不符貨物時賣方的責任;索賠時效;適用法律;爭議條款解決和其他等條款。
(二)安排專業的人員或清關公司負責關稅繳納處理。進出口關稅比較復雜,涉及知識點比較多,應交給專業人士處理。
(三)企業要增強自身的知識產權意識,應做好出口商品知識產權調查,注重自我保護。一方面要注重研發自主知識產權,另一方面對已在國內取得的專利權、商標權,應通過國際申請和域外注冊等途徑,盡早在銷售過程中取得相應知識產權,避免出現“李逵變李鬼”的情況。出口企業在生產前,應做好出口商品知識產權調查,以免侵權。化妝品相關貨物侵權在海關查處的知識產權侵權案件中占有相當的比例,尤其是跨境電商興起后,侵權案件更加頻繁,一般集中在商標侵權方面。海關對進出口貨物侵權案件具有管理權,海關渠道運用得當,將有效阻礙侵權貨物進入境內外市場流通。為了提高海關保護的效果,建議企業事先在海關取得備案。
(四)了解海關審核重點 價格、歸類、原產地三大因素共同決定企業的進口稅負,也是海關的監管要點,其中價格和歸類問題是海關最為關注的兩個方面。對跨國公司而言,海關尤其會關注成交價格的形成機制是否符合一般商業慣例,即是否受到了特殊關系的影響,以及境內公司向母公司支付的特許權使用費是否包含在進口貨物的完稅價格中。海關對價格、歸類等問題的關注,并不是孤立的。比如,在對某種產品、某種價格因素進行核查時,可能會發現其他影響成交價格的事項,或在查核價格問題時發現歸類異常。一旦被海關估價征稅,都將持續影響企業稅負成本;歸類方面,如果被海關查明存在申報不實,則企業不僅需要補稅,還可能遭受行政處罰。
(五)充分行使企業權利 海關可以通過核查、稽查的方式,在通關中和通關后對企業申報要素的真實性和準確性進行審核。在價格或歸類等爭議解決過程中,企業擁有陳述、申辯的權利,企業應利用對產品、企業、行業更加了解的優勢,充分舉證,據理力爭。實踐中,通過磋商和溝通,甚至行政復議、訴訟等法律程序,不乏企業勝訴的案例。
(六)強對產品的精細化管理,提高產品的質量和技術含量,增強產品的競爭力。對進口國的強制性標準,要事先掌握,嚴格按照標準生產。
(七)提前規避風險 海關目前有法定程序支持企業提前規避風險。比如在可能產生歸類爭議的商品通關前,企業可以向海關申請歸類裁定、預歸類,可以幫助企業有效避免通關中或通關后再發生海關質疑引起的行政、甚至刑事風險;價格與原產地,也存在預審核制度。
(八)重視海關信用等級 海關對企業進行信用管理,在中國海關取得高級認證(AEO)的企業可以享受優先通關、較低的查驗率等優惠措施;同時,高級認證企業還可在中國與他國達成互認協定的前提下,享受交易對方所在國AEO企業的同等待遇。海關信用等級已經與國稅、外匯等政府部門相互聯動,海關信用等級降低將直接影響其他行政機關對企業的信用等級評價,對企業的正常經營產生很大影響。因此,企業應盡量爭取和保持在海關的高信用等級。
(九)重視自律管理?;瘖y品進出口流程相對復雜,涉及不同的監管部門,且關系到人身安全,因此企業應特別關注進出口業務的合規管理,及時發現并整改可能存在的問題。此外,海關提倡企業進行自律管理,如果企業自主發現在通關過程中存在違規行為,且向海關主動披露,將有望獲得從輕、減輕的處理。